close

據說奧賽美術館正在裝修,
所以聞名天下的米勒畫作就在世界巡迴。

我看的懂嗎?當然不懂。
不過沒有看過世界級的名畫,有朋友要去,
就一起跟去啦。
這次的伙伴是研究所的同學右姍、雯鈴,
都好幾年沒見了,好在沒什麼變,還認得出來。

不過當天很扯,難得出門忘了帶錢包,又走回家;
出了捷運站,居然還找不到南海路,真是太扯了,
好歹我還在對面補習過,真不知道在迷路什麼......

一到了歷史博物館,哇~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多人排隊要看展的。
全票一張250、學生票也要220,排隊的人潮好比不用錢,
就像到了Disney要排隊坐space mountain一樣的大排長龍,
原來台灣的文氣氣息這麼高,真是令我嘆為觀止。

一進去,就卡滿了人,要看到圖還真的得要視力很好,
而且大家一進來,幾乎都不太想往內移,
呵呵,可能票太貴,大家都看很認真吧。
人多到要連移動都有困難,加上還有帶嬰兒車的,
推輪椅進來的,更是寸步難行阿。

好在我看不懂,也不用看太認真,偷聽一下老師講解,
原來早期的畫作必須要有意義才能畫,例如是記載史詩或重大戰役。
後來才有繪畫人像,直至進入了巴比松時期,才開始有了純粹的風景畫。
這跟中國音樂發展史很像,早期的音樂是用來與鬼神溝通的,
一般百姓不能聽。直至戰國時期,諸侯逾矩演奏天子的音樂,
把音樂變成娛樂,音樂才開始平民化,也才會有成語「禮崩樂壞」。
又扯遠了。

巴比松時期的名畫家胡梭繪畫了暴風雨,更是當時前所未有的題材,
據說是第一幅關於暴風雨的畫。
所以這幅畫的偉大在於他的時代背景,而不在於畫得很感人吧...?
胡梭善用的筆法是將前景的色調偏暗,中景偏亮,
這樣的視覺感會特別的遼闊。
這是老師說的啦,不過...有喔,有這種感覺。

之後看了幾幅牛的畫作,據說這些畫家為了畫牛,還要學些解剖,
才能把那些筋絡畫的活靈活現。
這次展覽的主題色系都還蠻暗的,個人也沒有特別的喜歡,
不過就看看簡介,多去瞭解畫與畫中的含意,走馬看花一般,
也沒有特別的收穫跟心得。

就在懊悔自己沒有藝術的天分時,看到一幅畫,
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不知道是畫中的意境感動到我,
還是這邊...冷氣太強......
不過這卻是唯一讓我有進入畫的世界裡的作品。



現場看這幅畫前面兩個人比較暗,背景偏亮。
我從這畫當中感受到農民對大自然、對上天的虔誠,
先民在科技不昌明的時代,內心的信仰,是生命的力量。
一切辛勞為的是維生、為的是平安,必須奉獻的是自己最誠摯的心。
這幅作品叫做晚禱,是米勒晚年回顧幼年時期所看到的景色,
在當時還是流行寫生,像米勒畫出心中的世界也是罕見。
畫作的背景是教堂鳴鐘,眾人祈禱,結束一天的辛勞,
畫評者言,似乎還能從畫裡聽見鐘聲,個人以為形容的相當貼切。

米勒還有一幅畫是畫教堂,也是幼年時期的記憶,
他印象中的教堂很大,那時他還是孩子,所以在創作時,
他將教堂的比例放大了1.5倍,也縮小了旁人的高度,
使得教堂顯得更為宏偉,但畫作仍然相當協調,
這也是畫能夠做到照片做不到的事之一。

米勒不以畫家自居,以農民當作自己的終生職業,
不過米勒之後,拾穗成了眾人仿效甚至創作的主題,
後來也看到不少以拾穗為題的作品,
有一幅是以很寫實的手法描繪,那幅我很喜歡,
據說那又是另一個時期的到來,
在當時寫實畫是被瞧不起的,自此之後又進入了另一個時代。



由於我沒買書,歷史博物館的網站又做的很爛,
不像我上次寫印象派的文章,一堆作品可抓,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只得自行前往歷史博物館了。

不過我的建議,直接去紀念品部買一本,
200元裡頭什麼都有,有圖有簡介,還不用排隊,
還比門票便宜,真是經濟實惠。

雖說看的畫是價值連城,不過又有一說,
真畫豈是會放在這裡給外行人欣賞呢?
我也覺得這說十分有道理,
管他的,我看完了,我覺得我看的是真的就好了。
(自我催眠術)

----
最後一說,根據我母親大人所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g3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