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換球,是不是就能一種手勢打天下?

我想這種說法是比較偏商業的說法,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運動場上沒有永恆的真理,
只是就我們運動的經驗來討論一下。

以容易控制來說,直球是優過曲球的,
那為什麼要捨棄好控制的直球而打曲球?
就在於加大進瓶的「角度」,可以增加「全倒」的機會。
所以打曲球的目的絕對「不是好看」,
而是加大進點角度,增加全倒率。

市面上擁有各式各樣的球,不一樣的材質、球心、與表面狀況,
有適合打重長油的、也有適合打短油的。
假設手勢A可以用中油道的球在中油道上打出曲球,
且可以順利找到一三進點,
那麼遇到重油道時,以手勢A換上重油道的球,
應該也是可以藉著移板等觀念找到進攻路線。
(在此不討論油薄快慢、亮霧番數等問題)

可以確認的是手勢A是打的出曲球的,
也就是手勢A具備了讓球自轉並給與球側旋的能力。

假設手勢A在乾道的情況下使用乾道球,
同時乾道球已經做了最長滑行的設計,
(PAP距離、超細研磨拋光、MB設計等)
還是無法讓球滑行出去並進攻到一三點(右手),
那怎麼辦?

在不改變手勢的情況下,增加擺盪?加快球速?增加步伐?...
各式各樣的調整方式,其實都是「改變打法」了。
相信在球道很乾的情況下,有時候用POLY的材質都會過頭,
那麼就不是換球可以解決了。

OK~到目前為止的理論還是可以推翻的。

在FIQ(國際保齡球總會)的規則裡,
球道在28呎前,必須每塊板都要上到油,
也就是說「標準的保齡球道」至少有28呎的油可以供滑行,
不探討油量不足的「不標準」球道下,
若還無法讓球滑行並彎至一三點,則就是選手個人的問題,
假定在FIQ規定的最低限度油量上,
可以讓選手以乾道球順利進攻至一三點的手勢,
將此定義為手勢B。

那麼以手勢B配上重油道的球打45呎重平油的球道,
是否能夠讓進球的「角度」增大,如果是無法加大角度,
那麼這樣的手勢B反而會比打直球還不具有穩定性。
(回到第二段的定義)

進球瓶理想的角度約是3~5度,(我先前文章有資料)
在打不彎的前提下,在最右邊一塊板下球至進一三點至絕對打不到3度以上。
為什麼我可以做出打不彎的前提,
因為在FIQ的規定裡,只有規定「最低」上油單位,
卻沒有明文規定後段一定要洗乾,
雖然乾澀度也有其標準單位,可是在規則裡沒有嚴格規範的情況下,
有上油卻洗不乾的球道,依舊可以稱為「標準球道」。
如果打不彎?那還有打曲球的必要嗎?

上一段的說法純粹是就規則上的漏洞探討最極端的狀況,
只能算是參考。
我們再回到手勢B的定義,28呎前要上油,
我印象中是最少要上5單位的油(可能有誤,但是個非常薄的單位)
假設手勢B可以在五單位的28呎油順利擊中一三,
那麼手勢B是否可以在90單位的45呎油且尾段不甚乾淨的情況下
產生足夠的角度擊中一三?
我認為是不可能...

球的硬度是有限制的,球心的構造與靜態平衡也是有限制的,
球皮的表面番數也是有限制的,在諸多的限制下,面對沒有限制的球道,
如何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我個人認為是有其極限的。

當然,或許我說的都是極端的例子,聽起來只為了像是要辯出答案。
但事實上不然,不需要這麼極端,固定的手勢就已經極具限制了,
假想高轉速比的球員,他們是否可以用同樣的手勢僅靠換球就可以打短油道嗎?


空個兩行,嚴正的講一些話。

如何選用適當的武器來進攻球道是選手要學習的一部份,
挑選合適的武器是適應球道的方法「之一」,

可是過份依賴球而不懂得自己的變通,那麼就淪於球商玩弄的對象。
尤其是這幾年網路上常看到一些:
「神化的鑽孔師」、「特殊的神奇開法」、「超厲害球心的保齡球」,
究竟是我們打者在做運動的競技?
還是背後武器的「鑽孔師大戰」?還是「神奇武器大戰」?
「過份」強調球,反而忽略了人的潛能跟可變性,
那麼難道還稱的上運動嗎?

保齡球的現況就是在這樣尷尬的地位,
倘若看棒球投打的對決,投手要投直球,還要換一顆「亮面球」,
要投變化球,還換顆「霧面有球心」的,最好再來個「高、低RG的差別」,
若這樣來進行運動,似乎讓「運動的本質」失焦。

「改變手勢」不是職業球員的專利,
也不是一般選手的原罪。
我們撿十號時,不都常採用比較不會產生「彎曲」的手勢嗎?
那麼用「比較不彎曲」的手勢來面對過早轉折的球道,
用「更能彎曲」的手勢面對進點角度不夠的球道,
我想也是可以用很平常心來看待。

我不敢說我講的對而國外的專業人士說的不對,
只是拿開他們商業的立場後再想想,
似乎改變手勢不是那樣的嚴重。

其實保齡球周邊的廠商又何嘗不是為了利而互相牽制呢?
也因為這些牽制讓保齡球多了更多的樂趣也衍生出些無奈。
21世紀了,太空梭的時代,難道做不出來「免上油」球道嗎?
制式化的球道統一規格,讓保齡球回到公平的比賽標準。

以技術面上來說,當然是辦的到的;
以現實面來說,免上油,那球道油賣誰?清潔劑賣誰?
洗球道機、打油機等工廠就可以都收起來了。
買兩顆球,一顆開球一顆解球,再也不用買球,也不用補,固定開法。
這樣一來球商也可以退休了,鑽孔師也沒什麼頭路了。
那他們怎麼可能「願意」去「開發」出這樣好用的產品呢?

但話又說回來,保齡球的變化性就在這裡,
球瓶本身就不會動、球道長度又固定,
當所有外在變數都拿掉後,也會讓這活動失去了某部分的趣味。
棒球主審的好球帶不也是球迷看球的一大樂趣嗎?

非不能也,實不願也。

在這樣的立場下,我又怎麼會相信用「換球」就可以「適應球道」呢?

----
但不懂得「換球」,大概就更難適應球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g3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