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睡前,又讀了幾篇林語堂的散文,
本想是藉文字入睡,卻一讀忘了時間,
其中又有個觀點很有意思,『寫作就像拉屎』。

看了幾篇譚讀書、談趣味、談寫作的文章,
他說到為了創作而創作,就像沒屎硬要拉一樣,
蹲了半天,還是沒有東西。
就算吃了洩藥,也只能拉個稀哩嘩啦。
寫作是需要累積情緒、情感、想法,當累積到一定的份量時,
不寫不行,一瀉千里,
則能夠創造出醞釀已久的文字。

還說到,寫作不需拘泥於修辭、文法,
因為每個書局大有幫忙檢視文章的人。
好的文章、不好的文法事後可以修正,
好的文法、不好的文章就沒救了,
我想他的文章還是具有跨時代性,
讓一個世紀後的我也能得到共鳴。

他說到日記的可貴,就在於夾議夾敘。
看到這點,不禁令我感動,這就是我一直說不出來寫網誌的好。
透過記錄生活上當時的事件片段並寫下當時的想法,
因為如此,讓我從寫網誌之後,
發覺了一份自己送給自己的寶藏。

常常在別人的網誌看到別人發願要好好寫網誌,
又常常在別人的網誌看到別人後悔沒有如預想般的寫網誌,
我想這是很有趣的,
或許積的不多,自然就拉不出來吧。

媽媽常說我拉屎的時間比唸書還多,
這點我就要澄清了,
我只是喜歡拉屎後再洗一次澡,所以比較耗時間,
而不是單純的拉屎。

歐陽修自云文章是在三上所作,
枕上、馬上、廁上。
方之拉屎不是一種創作?

對我來說,腦子最會動的時間是在駕駛交通工具、其次是在洗澡。
如果我常騎車或開車,那陣子就比較聰明,
如果我常坐捷運,那陣子通常都比較放空。

光唸書是沒有想法的,去洗個澡就會開始動腦,
就會循著自己的脈絡重新審視一次,
既然要去洗澡,不如就先!!

----寫到這就想到以下這則:

人生自古誰無死

就在國文課的時候......
同學!!有句話道:「人生自古誰無死?你接下句!」
可憐那位甲同學平常不用功怎麼可能知道?
卻也只見他從容不迫的回道:「人生自古誰無屎,有誰大便不用紙?」
下學期後便再沒有甲同學的蹤跡了…但是就在隔年~~這對學生跟老師又碰面了!!
上課的時候~老師又問到同樣的問題!同學!有句話道:「人生自古誰無死?你接下句!」

請你接著回答.....這回學生學聰明了~
他緩緩的說道:人生自古誰無屎,孰能大便不用紙。若君不用衛生紙,除非汝是用手指。
老師聽完之後~非常火大!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只有冷冷的叫這名學生罰站接著....
老師看見窗外正在落下的大雪感慨地說:
上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變成雨。變成雨時多麻煩,為何當初不下雨。
老師話還未完,罰站的這位學生又感慨地回覆老師:
老師食飯不食屎,飯到肚時變成屎。變成屎時多麻煩,為何當初不食屎。
老師:.......#@$%

----至於四時讀書樂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高氣爽好玩耍,收拾書包好過年。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未等秋來冬已到,不如回家等過年。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得秋來冬又至,不如掩卷待來年。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又冷,讀書只有等來年。

----以上兩則來源網路

說到讀書的趣味,林語堂說他所認識國文好的人,都是自己會抓時間看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人,
而不是把熟讀五十幾頁的國學教材。
說到把學問用上課時數劃上等號的可笑,
一位大四生,修了兩門三學分的課,因為他只欠六學分而拿到學位,
難道大四生與學士的差別就在於六個小時的鐘點嗎?

讀三國的人不計鐘點,也讀得很開心,原來這就是讀書的趣味。

他痛恨「苦讀」二字,他認為真正好讀書者,都不應該是「苦讀」。

這四年,我回答了無數人同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我的回答是:「喜歡。」、「有興趣。」或者「好玩。」
不過卻很多的人以為我再逃避兵役,那可真是門縫裡看人呀~

不過他有一個觀念是我所沒有的,就是不要推薦別人看書。
因為每個人的氣味不同、氣質不同、心境不同,
在不恰當的時機看一本書,反而會倒了對這本書或這個作者的脾胃。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那麼不喜歡余秋雨的原因,
為什麼一定要看文化苦旅或山居筆記才能繼續升學呢?

後來我拿出來翻過一兩篇,雖然不那麼反感了,也覺得寫的有點意思,
但就是一股說不出來的討厭。

林語堂還有一個魔力,看他的文章會想抽煙。
我不抽煙,不過讀了兩次他的文章,都會想抽,
但沒幾分鐘,我又不想被他牽著鼻子走。

潔問我為什麼不抽煙?我說我不喜歡、我會過敏,
或許我也是為了不抽煙而不抽煙吧~
雖然林語堂也罵這種人,可是我就是不想跟人家一樣。
這就是母獅理論,為什麼會喝酒就一定要會抽煙,我偏不。

對我來說、抽與不抽都不是太大差別,我也沒有非不抽的理由,
我只是不想而已。
我的快樂,不必藉由外在的煙來給我。

當然林語堂也不是全然的好,
我所研究的老殘遊記裡,在二篇殘稿發表時,
林語堂為劉鶚家寫了一篇違反事實的序,
被學者們所譴責。

我想透過這些日子閱讀林的文章,我想我能夠體諒他的心情,
因為當時社會的觀感、為了能讓更多人接受這樣的文章,
就算稍做違心之論,能讓社會的接受度大一點,
就算被罵,也無妨。

所以,常常被罵的我,應該也要學習著無妨,
以天地之大,生命之永續,
總有個角落,
會有人能夠與我共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g3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