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盲點,就是看不到的。
我練球的頻率一直的在增加,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可是卻不見得有進步。
以出手的時機來說,真的是越來越退步了。
為了讓自己打出更有力的球尾,手勢的難度越來越高,
因為我知道要更突破,不單只有穩定度要上升,
整體球的尾勁、球速等等因素都也要一起進步才行。
出手的高度跟時機都不固定,都被老爸說丟太遠了,
我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PBA大部分的選手也丟得很遠,
MIKA丟那麼遠還不是很厲害。
自己只能默默的偷練,再蹲低一點,手勢的時間要抓準。
週一台北市的練習,又被教練說我翻過頭,而且說我延伸會向左邊。
其實我是不以為然的,因為我不認為我會翻過頭,
而且手的延伸明明是在頭右邊,該不會是因為我打外送,
看起來就像向左延伸吧!?
在練球的過程中,霞姐叫了我,跟我說我的手翻過頭了。
驚!
也就是因為翻過頭,所以出手一直不順,
他跟我說我的擺動下來應該是很有力量的,
為什麼在出手的那一瞬間又硬要去加個力量,
因為出力讓擺動太快,於是來不及出手。
很有道理阿,於是我改變了求好心切的心態,
過了擺盪最高點後,我就「等」球到腳邊的時機,
在順勢做動作。
於是落地無聲了,而且出手很順,轉速也更順暢。
就這麼一句話,就點破了我的盲點。
因為對球的自信,跟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我太想要去駕馭球了,球還沒到,我就出力讓他到,
反而失去了球的靈活。
我忘了我說過的話:
打球是幫助球動起來,給他需要的能量;而不是用力量去控制他。
打球像是魔法師,要用MP值召喚出球的靈魂阿。我真的都忘了。
自這球開始,我有了新的感覺,
我找回球的重心在我手上擺動的感覺,
雖然偶爾還是會抓不到,不過卻讓我重新找到打球的節奏,
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這時教練又回到我身邊了,他看出我的球進步很多,他還挺高興的。
(他應該覺得是他教會我的吧,但其實他講的我聽不懂)
他又叫我要更放鬆的打,我也試著去做...(他說的是對的)
後來也教我瞄點的新觀念...我個人覺得是相當有趣的說法,
他建議我瞄一三的五分之一就好,
然後讓球的威力更大。
也就是滑得更深,尾勁更大,加大橫向破壞力。
於是從1/5開始,都是全倒點,
打到1/5用掃的,過頭變成3/5~4/5也都是會倒的點。
這個觀念相當不錯,
我原本的觀念是追求3/5的正點,球的力道也要相當的紮實,就像一記正拳打在敵人的臉上。
教練說我原本的打法稍微偏差,就可能會打到正中或過頭,
於是叫我打1/5用掃的。
我也知道以我原本打法球的反應打1/5的效果不會好,
不過若讓球尾的持續力再好一點,球尾柔一點,別那麼剛硬地一次把能量放完,
或許是可以辦到的。
學到新東西跟新觀念,真的是超開心的。
我想這個轉捩點會改變我很多吧...
一次小小的練球,大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