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運動與國力

在國外打球跟在國內打比賽有什麼差別?

對選手而言,哪裡都是打球而已,我會不會適應不良?會不會緊張?
老實說,沒什麼感覺,
對我而言,球道依舊是球道,球瓶也還是站在那等著被打,
唯一的差別就是我不再是打我自己的,
我還有我的隊友,還有我的國家。

打球的時候只想打球,怎麼打才可以掌握的比較好,
漸漸回想起來,打球,不單是選手的事,更是一國的國力展現。
選手表現的好壞攸關一國的顏面,
那麼打不好不就是選手丟了國家的臉?
不,而是說明了這個國家還沒有力量照顧好選手,
在體育方面的競技輸給了他國。

我們選手是透過選拔之後,再培訓一個月,然後出國比賽。
有人說這叫做「一時之選」。
其實一時之選的意思是好的,代表這個時代裡最傑出的人才,
不過那些誤用的人,把「一時」解釋成「臨時」之意,
暗指我們這些國手是此時表現好的,但非長期穩定的選手。
(註:一時本可解釋為臨時,但一時之選的一時不作此意。)

再從選手的立場看,我們又何嘗願意成為「一時」之選呢?
我們就像免洗餐具一般,用完即丟,比賽過後也就任務完成了,
無論成敗,都沒有什麼好的保障。
集訓期間沒有薪水,勢必限制了有打球能力卻沒有經濟能力的好選手,
就算集訓有薪水,一般的公司行號豈願意讓員工請一個多月的長假,
待他比賽過後再重新復職?想必也只有少數有心人辦的到吧。
倘若選手願意辭職,那麼比賽過後,就進入失業的狀態,
對選手的生涯規劃,也是一大考驗。
試問在總總不利於選手的條件下,有多少人會願意為了自己喜愛的運動犧牲掉自己的青春呢?

這樣的制度無法保障選手,自然讓選手除了打球之外,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
這是選手的問題嗎?還是教練的問題?還是協會的問題?
協會沒有經費,自然無法保障選手,好的選手當然會漸漸流失,
造成比賽難以取勝的窘境,而協會沒有經費是誰的問題?
是國家的不重視,既然不重視,又怎能要求選手奪牌呢?

最求榮耀是高尚的精神境界,在那之前,滿足人類的生理需求才是最基本的,
選手都吃不飽了,怎麼跟人家打仗?
除了吃的飽,還要吃的好,還要吃的比別人更好,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例如棒球,棒球打的好,可以當職業球員,可以有生活的保障,
棒球打的比人家更好,可以挑戰大聯盟,可以藉由棒球獲得更高的財富,
那或許是一般人努力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在國內保齡球打的好,最多挑戰亞運,國光獎章300萬,
或許對很多家庭來說,300萬算什麼?還要投入那麼多年的時間,
萬一準備了四年,很抱歉,選拔賽的那天失常,
那麼這四年將化為烏有,試問這樣的環境下,誰還願意投入汗水苦練保齡球?

有的,我是,我們很多的隊員是,但是我們將會比別人辛苦。
打球要錢,買球具也要錢,選拔賽也要錢,
這些錢並不是投入了就一定會回收。
在我選上國手之前,我也投入了好幾次的三千,萬一一直都沒選上,
我有多少個三千可投?
不過不投又沒機會,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維生,想辦法賺錢來打球,
夠努力的話,有一天會成功的。

中國近代大儒王國維,他為近代中國帶來了大量的學術資源,
西方哲學 人間詞話 甲古文研究 二重證據法,無一不深深影響今日之學術界。
他在觀堂集林中提到,他為了生活,要幫報社寫文章,
每天花個一兩個小時在這上面,這些時間造成他的精神損耗,
為了維生,他必須做不想作的事情,而當他完成後,精神已經耗散,
能花在學術的心力已經大打折扣了,他很痛苦,
在生活上,感到矛盾而難過。

倘若王國維可以全心付諸學術,那麼或許可以給後人帶來更多文化上的資產。
同理,我們選手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可以讓選手全心的練習,
或讓選手一邊工作,一邊訓練,何者的效果為佳?
相信答案是很明朗的。
這無關選手的資質,而在於國家有沒有力量照顧選手,照顧學者。

在國內,我們在左訓集訓,有教練帶我們練球跟操體能,
也幫我們上一些運動心理學的課程,還有一些打球的觀念。
好說歹說這段期間至少生活上沒有問題,應該算是個不錯的訓練環境。
出了國門,見識到外國的隊伍,才發覺這不是選手的個人戰,
而是國與國之間競賽的角力。

以香港隊來說,除了領隊外,還有一名本土教練,
另外還請亞洲鼎鼎有名的柏夫斯當教練,與一名運動心理學家,
在比賽前,由帶隊教練為選手按摩,想必是從物理治療方面來幫助選手。
中國隊有兩個領隊與三個教練,據說他們也是國家長期培訓的選手,
無怪這幾年成績迅速的崛起。

反觀我們的訓練,著重於基本,在基本體能跟基本動作外,
都要求的挺紮實的,這也是我們教練帶隊的理念。
可是我們今天打的是國家隊,除了基本外,在技巧方面,
也不能完全靠個人造化吧?
國外曲球盛行多年,在理論上與技巧運用上,都有很高的水準了,
但國內缺乏這樣的教練人才,讓選手獨自摸索,而不與國外接軌,
這與清朝末年以義和拳對抗八國聯軍有何兩樣?

韓國的球衣是美國保齡球名牌MoRich,
關島隊也是美國哥倫比亞所作,
澳洲隊的球衣更是漂亮的沒話說
日本隊是亞瑟士,
大陸隊是本土廠牌貴人鳥,不過他們有分出場的運動服跟比賽服,
關島隊也是,日本隊也是。
而且各隊的球衣上,繡有該國的國旗圖案,
唯有我們沒有,我們連奧會的圖案都沒有放上衣服,感覺很輕率。
外套品牌為一個F,在F前面有一個圓點,外面用正方形框起來,
乍看之下像是知名品牌Fila,仔細一看,竟是Flare,
一樣是代表國家出賽,這樣的待遇,要我們情何以堪?

韓國隊整隊穿一樣的名牌氣墊鞋,全部用一樣品牌的雙球袋(哥倫比亞),
上面印著KOREA的字樣,十二個人共帶了72顆球,也就是每人六顆。
我們這次出國,教練要求我們每人限帶兩顆,重球至多四顆,
方之球是選手的武器?要我們精簡化配備去對抗人家全力以赴,
試問我們真有如此游刃有餘之功夫嗎?
當然不是說我們球帶到六顆就一定可以打的跟人家一樣好,
也不是說我們穿名牌衣穿氣墊鞋就可以打贏人家,
而是可以由此看出人家國家對選手的重視與付出的資源,
我們真的差人家很遠。
(例:高球名將老虎伍茲若限用三分之一的球桿比賽,試問比賽表現會不會下降?)



據說比賽的油層圖香港隊早就拿到了(他國我不曉得),
而我們是出國當週才拿到油圖,而且我們培訓的場地無法做出類似比賽的油層,
甚至可以說天差地遠?我們沒有做到賽前模擬的準備。
到了澳門,我們先去球館放球,當時日本隊 香港隊 韓國隊 澳洲隊已經在該場地進行模擬了,
在比賽的場地適應比賽的油呎,這其實是違反比賽規定的,
可是他們卻明目張膽的這麼做,這樣有沒有差?有沒有效?
有!不但有差,而且差很多。有沒有效?有,一定有效。
對於沒有去該場地練習者,是極度不公平的。
不過我們既沒有抗議,也沒有跟進練習,
就這樣,到了公式練球才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球道,這樣的油層。
一個小時的公式練球,去頭去尾,去掉等待 換道的時間,
相信我們一個人根本練不到20分鐘,這樣的準備是絕對不夠的。

直至比賽結束,進行頒獎,我們男子選手一面牌都沒得到,
升上去的是別國的國旗,我們立正站好播放的是別國的國歌,
我才知道我們輸了,不是只有我輸了,我們整個國家都輸了,
這場國力之戰,我們輸的徹徹底底。
長官怪我們選手表現不好,試問,我們又何嘗想輸了?
國家給了我們什麼了幫助?

輸球是痛苦的,好在女子很爭氣抱回了一塊獎牌,
我認為這也不是國家的功勞,這是我們女子選手本來就真的很優秀,
並不代表這樣的制度沒有問題。
假以時日,彼長我消,當我們再也無力反擊時才來檢討,
那時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選手則自求多福,繼續努力。


下一篇:談運動與士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g3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